"仿"见未来,智绘电磁 | SIMULIA 2025电磁仿真技术研讨会圆满举办
2025年5月15日,“2025 达索系统 SIMULIA 电磁仿真技术研讨会” 在上海圆满落幕,吸引了来自汽车、高科技等行业约130位嘉宾现场参会,共同深入探索电磁仿真技术的前沿发展与应用实践。
本次研讨会以达索系统 SIMULIA 旗下的电磁仿真工具 CST 为核心,全方位展示了达索系统在电磁仿真领域的前沿技术成果。会上,通过对 CST Champion 用户经典案例的深度剖析,生动呈现了从产品构思设计,到性能优化,再到虚拟测试各环节中,仿真技术所发挥的关键价值,助力参会者洞察行业趋势,挖掘产品创新潜力。在多维度话题探讨环节,内容覆盖了当下电磁仿真在各行业的热点与关键应用方向。会议期间,参会嘉宾们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就各自在电磁仿真技术应用中遇到的问题、积累的经验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进行了深入沟通。
活动伊始,达索系统 SIMULIA 电磁仿真技术资深顾问周明先生担任主持人,为本次研讨会正式拉开帷幕。他对各位来自汽车、高科技等行业的专家与嘉宾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为与会者搭建起一个高质量的技术交流平台,共同推动电磁仿真技术的创新与落地。
达索系统 SIMULIA 大中华区仿真技术总监白锐先生在开场致辞中,对各位来宾、演讲嘉宾以及国外技术专家致以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他详细介绍了达索系统公司概况及 SIMULIA 产品线布局,着重阐述了电磁仿真技术在中国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并提出了将 AI 技术与仿真深度融合,应用于产品虚拟孪生的全新发展方向。
达索系统 SIMULIA 亚太地区高级销售总监 Klaus KROHNE 博士介绍到 SIMULIA 品牌自20年前创立以来始终专注于为企业及个人提供科学驱动的虚拟孪生体验以推动可持续创新。二十年间,其多物理场仿真产品矩阵持续拓展,客户通过深度应用仿真技术开发出大量复杂精密产品。面对行业快速变革,KROHNE 博士指出创新应用仿真技术正迎来转型机遇,本次会议聚焦多物理场、MODSIM 及 AI 等前沿趋势分享洞察,并呼吁行业伙伴共探仿真未来新可能。
SIMULIA 冠军成员,来自浙江兆龙互连科技连接系统首席专家兼实验室主任的何方博士,针对传统连接器开发过程中涉及电流承载能力的验证难点,介绍了如何使用 CST 电磁工作室(EM Studio)、多物理场工作室(MPhysics Studio)和设计工作室(Design Studio),通过电磁-热力学联合仿真,有效地预测不同类别的连接器产品在承载直流电流时的升温特性。使用此多物理场仿真方案,在连接器产品的概念设计阶段可以提前判断设计方案是否符合产品详细规范所要求达到的电流承载能力。热力学仿真预测的产品最高温度位置的信息也可以协助实验室更加精准地执行连接器的电流温度降额曲线(Current-Temperature De-rating)试验。
达索系统 SIMULIA 全球高科技行业流程专家王劲松先生介绍了表面声波(SAW)传感器及 PCB 振动分析在机电一体化设计中的应用,包括 MEMS 传感器仿真、PCB 噪声与振动分析、ECAD 到 MCAD 协同设计流程以及 CST 与 Abaqus 协同仿真中的三种关键工具,该仿真方法通过在设计早期考虑机电耦合效应,可实现高可靠、小型化、高性能的电子系统设计。
达索系统 SIMULIA 电磁仿真技术经理王洁羽女士深入阐释了 EMC 虚拟测试依托先进的 3D 电磁场仿真技术,借助 CST 完备的算法模型完成电磁兼容性标准测试的全流程仿真,在虚拟环境中实现测试条件的高度还原,并通过动态三维可视化呈现技术,将电磁场分布、干扰路径等关键参数以直观的交互形式展现。
达索系统 SIMULIA 亚太地区电磁仿真技术总监 Chuntong CHIANG 先生系统阐述电磁屏蔽效能与滤波设计仿真流程:首述 CST 三种屏效仿真方法(含新增混响室流程),并展示电池包屏蔽效能案例;次讲滤波电路设计分析及三维结构滤波器的仿真优化。
达索系统 SIMULIA 电磁仿真技术高级经理任春先生分享了汽车以太网辐射与电池包高低压系统耦合仿真案例:前者分析 PCB 走线屏蔽、共模扼流圈等对以太网系统辐射的影响;后者仿真高压系统耦合导致的低压辐射,探讨布局优化与滤波设计对耦合效应的抑制作用。
达索系统 SIMULIA 亚太地区工业技术顾问 Alvin SHAO 先生指出,随着 5G 成熟,全球正加速迈向 6G 时代。他探讨了从 5G 到 6G 的创新趋势与应用,涵盖智能反射面、MIMO 环境、多学科仿真及非周期性天线阵列设计等技术,展示了虚拟测试、优化算法与 GPU 加速工具对提升系统性能与设计效率的作用,并分析了仿真在工厂布局、人体暴露分析等场景的应用价值,展望了 6G 对通信架构、设备性能与工程流程的全面升级。
SIMULIA 冠军成员,电磁仿真专家周蒙先生系统地展示了 CST 在电机控制器 EMC 仿真中显著优势,包括:1、基于三维全波电磁场算法的精准建模能力,可有效模拟高频干扰、传导发射及辐射特性;2、结合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能精确预测共模噪声、寄生参数等复杂电磁现象;3、时域与频域协同仿真技术大幅提升瞬态响应与稳态特征的计算效率,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能高度吻合。仿真与测试迭代优化,形成"仿真指导设计-测试验证修正"的闭环,方能高效攻克 EMC 设计难题,能显著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最后,周蒙先生指出,如果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照亮电磁星空的灯塔,那么电磁仿真就是我们手中的罗盘。
达索系统 SIMULIA 电磁仿真技术资深顾问周明先生深入分析了电缆的类型、数量、长度及端接电路等关键因素对 BCI 结果的影响。通过一个 BCI 实战案例,全流程的展示 BCI 仿真的过程和方法,并对比了替代法和闭环法的仿真结果差异,以及增加滤波方案后的滤波效果。
达索系统 SIMULIA 电磁仿真技术顾问王远腾女士介绍了汽车电缆全流程电磁仿真方案,展示 CST 在电缆仿真领域优势:提供截面建模、三维建模、数据导入等灵活高效建模方式,覆盖部件级参数/阻抗仿真至系统级耦合/辐射分析,支持高功率多物理场热电耦合,为汽车电缆性能评估优化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广州浦信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瑞鹏先生围绕场景覆盖与 AI 赋能,展现为企业构建电磁仿真全链路能力:涵盖软件典型仿真场景,在搭建仿真平台中提供技术赋能(含软件培训、专题项目、二次开发等)与硬件支撑,浦信正构建 CST AI 知识库强化未来支持,并以典型案例呈现企业仿真能力建设历程。
达索系统 SIMULIA 电磁仿真技术顾问魏云飞博士深入介绍了多端口大规模基站天线的高效仿真方法,利用 CST 中 array task 工具可以对基站天线进行快速建模,DDM 求解器可以高效地对其进行仿真并得到精确的结果。对于基于基站天线的电大计算目标,CST 中的混合算法可对其进行高效仿真,如铁塔上天线端口之间的耦合计算,以及基站天线在城区的覆盖和信道仿真。
达索系统 SIMULIA 电磁仿真技术顾问江徐娴女士重点介绍了 CST 在汽车天线整车仿真中聚焦关键技术与应用挑战,覆盖 FM/DAB 天线、车载互联等多场景,通过匹配特定求解器平衡精度与效率。其完备方案支持单天线至整车系统多级仿真,借助 GPU 加速与优化算法提升性能,并以 UWB 天线为例展现零件级到整车环境全流程分析,凸显仿真对天线设计、布局及通信性能优化的核心作用。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行业内人士搭建了一个高效的技术交流平台,促进了知识的共享与合作的开展,也进一步推动了达索系统 SIMULIA 电磁仿真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与创新发展,为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